乾陵简介及典故(乾陵:中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的奇迹)

100人浏览   2024-09-11 10:49:35

举世瞩目的乾陵,长眠着中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则天女皇武则天。一个开创了大唐"永徽之政",一个叱咤风云于大唐政坛,纵横捭阖于天下,开创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一代帝业。

郭沫若题字碑

乾陵"依山为陵",梁山"因陵而名"

说乾陵,不能不说梁山,二者相得益彰。梁山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为岐山支脉。

梁山全景

梁山山脊长18千米、宽1千米,由三峰组成,其中北峰最高,海拔1047米,为乾陵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较低,且东西对峙,顶端又各有一个土阙,成为陵墓的天然门户,即当地俗称的"奶头山"。

乾陵就是利用了梁山这种自然山势依山筑陵的。当每位观者站在咸阳塬上远眺梁山会惊奇地发现,梁山仿佛一位刚沐浴之后的美人,悠闲而静穆地躺卧在莾莽苍穹之下。

多么美妙的"睡美人",她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墓中沉睡的女主人——武则天。当年她选中梁山这座天然山峰建造陵墓,应该是有其深刻用心的,一尊"睡美人"正是女皇仰天而卧回归自然的绝妙象征。

梁山奶头山

武则天钦定乾陵于梁山

683年,56岁的唐高宗李治驾崩东都洛阳贞观殿。当时有人主张将高宗葬于洛阳,有人主张将高宗灵柩运回长安,但武则天依据高宗生前所说:"天地神衹,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开始操心选择陵址。

据说,武则天在洛阳诏令当时朝野闻名的两个大术士,一个是闻名天下的星相学家袁天罡,一个是皇宫里专掌天文立法阴阳的李淳风,要他们在关中为皇上选择风水宝地。

袁天罡与李淳风

袁天罡越过秦岭翻过岐山,来到关中,交子时,突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他急步奔上山峦,找准方位,情急中顺手摸出铜钱埋在浮土下面才下山而去。

再说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而行,交午时,猛见秦川大地突出一座好生怪异的石山,从正南向北望去,就像一位美人躺在蓝天白云之下,两条腿左右翘起,一对乳房坚挺对称,平坦的腹部上还有肚脐,北尽头茂密的林木是美人苍翠的头颅。

眼前的情景让李淳风惊呆了,他步上山来,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太极,在二鱼相交处拔下发簪扎入土中,便回朝复命去了。

袁天罡、李淳风选找墓址后,回到洛阳向武则天交旨。二人都说陵址选在好畴县的梁山上,武则天便派使臣同去察看。到了梁山,二人不约而同的走到主峰半山腰停下,指着一块地方说,这就是选定的地点。使臣问以何为据,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扎下一枚发簪。使臣去掉上面的浮土,大为吃惊,在二人所说的地点上,李淳风的那枚发簪正好扎在袁天罡所埋铜钱的方孔中,天下竟然有这等奇事,真是天意。

使臣回到洛阳将所见情况如实禀报,武则天听后非常高兴,重赏了袁天罡和李淳风,并决定把陵址定在梁山。

这段神奇传说,不管后人如何猜测,总之,乾陵墓址最后由武则天钦定在梁山,这符合唐朝依山为陵、崇尚夫妻合葬的传统。

依山为陵的乾陵

乾陵为什么叫乾陵?

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死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第二年5月灵柩被护送到长安,8月葬于乾陵。至于为什么叫乾陵,现在人的的争议,不外乎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在乾陵与乾县的名称关系上,谁先谁后,亦即陵因县而名,还是县因陵而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乾陵之所以叫乾陵,是因为它在乾县的缘故,陵因县而名的,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唐初,梁山归好畴县管辖,今乾县县城一带还是一片荒野,到乾陵修建的第二年,才将好畴、礼泉、始平、武功、永寿五县的部分辖区设置"奉天县",这是因为唐高宗李治溢名"天皇大帝"的原因,故将县名定为"奉天",县治即在乾陵脚下的今乾县城址。

到了唐昭宗时期,奉天县更名为乾州,至民国时期又改称为乾县,因此,乾县名在后,乾陵名在前,乾县是因陵而名,并非陵因县而名。

乾陵

乾陵之所以叫乾陵跟唐高宗李治的尊号、谥号有关。在我国古代有"乾为天……为君、为父"的说法。既然乾能代表天,那么以乾定陵名,就与高宗的尊号"天皇大圣皇帝"和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相一致了,所以把埋葬天皇大帝的陵墓称乾陵,也就是天陵的意思。

另外,还有人认为在八卦中,乾代表西北方,乾陵正好位于长安西北,故名乾陵。但这种以方位定陵名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在唐陵中未见再用八卦中其他卦名的情况。我国古代数百座皇帝陵,也未有以八卦方位命名的例子。

乾陵华表

乾陵为什么在当地又叫"姑婆陵"?

在咸阳一带当地人称乾陵为"姑婆陵",姑婆一词中的"姑"读作"瓜"音,姑婆陵即瓜婆陵。这个俗称始于唐代,当时武则天的送灵队伍浩浩荡荡向乾陵进发时,沿途的奉天群众纷纷奔走相告:"快看武家埋他姑婆呢!"此后,礼泉、乾县的当地人就将乾陵称做"姑婆陵"了。

清光绪年间《乾陵志稿》上记载的《乾陵怀古》诗文,即是乾陵称作姑婆陵的文字内容:"帝后戚严从昔显,姑婆名号至今传"。

当地将姑婆陵称作阿婆陵也非常普遍。据考证,将亲属以"阿"字打头的称呼始于魏晋南北朝,对老年妇女称作阿婆表示尊敬之意。

武则天在世时当地民间已有称呼她为阿婆的歌谣了,如唐代《朝野佥载》中写到:"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这里的阿婆即指武则天,明乾州志也有人提到"阿婆顿忘贞观事,野老指传嗣圣年"。

姑婆陵奶头山

明《关中陵墓志》又将乾陵俗称为武后陵。无论姑婆陵、阿婆陵还是武后陵,都突出表现了乾陵中武则天的政治地位,反映了当地百姓对武则天的尊敬之情。

乾陵何故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命令吏部尚书、摄司空韦待价为山陵使,负责乾陵工程的营建。按照"依山为陵"的葬制,乾陵是按梁山的自然山勢,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墓道和墓室,由于梁山是一座圆锥形石灰岩质的自然石山,可想而知,修陵工程是非常困难的。

乾陵司马道

乾陵工程是在高宗死后营建,埋葬时间又很紧迫,在短时间内修建如此壮观、规模宏伟的陵墓,其工程是非常艰巨与浩大的。唐陵被历代盗,惟有乾陵未被盗掘,这与工程建筑坚固、武则天的威势有关。

唐高宗去世22年后,705年朝廷议论埋葬武则天时,中宗李显诏令合葬乾陵,给事中严善思说:"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固其缝,今启其门,必须镌凿。"乾陵的墓道和墓门都是用铁浆灌缝的,因此其建筑非常坚固。

乾陵工程分为山内和山外两大部分,玄宫墓室全部在山内,地面建筑在山外,最神秘的地方当属"地宫"。根据文献与目前唐代其他陵墓及乾陵陪葬墓的考古发现,推测乾陵地宫是由墓道、甬道和前、中、后三室及各室的侧室构成。

乾陵墓道口

这些地下工程和部分地面建筑是在高宗死后8个月完成的。高宗入葬后,乾陵建筑工程并没有结束,武则天在位时逐渐建造和雕刻了竖立于地面上的宫殿以及陪在陵墓旁的石人、翁仲、石马等大型石雕。

今荡然无存的乾陵地面建筑,距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和考古研究考证:乾陵地面主建筑为邀驾宫,此处为唐王室后裔去乾陵的休憩住所;下宫为守陵人员和宫人居住的地方;狄仁杰以下六十朝臣祠,是仿唐初凌烟阁故事所修;献殿,是用于祭祀天地神位和祖宗;灵堂,是用来祭奠埋葬和陈设死者生前所用物品的地方,设在隧道口之上,目的是俺藏地宫入口;上仙观,是死者灵魂栖息之处,其遗址现在还存在。

除以上主要建筑外,乾陵现存地面建筑主要是一些遗迹和司马道两侧的庞大石雕群。它包括各城四门建有的城门和阙楼,两个乳峰顶上建筑的阙楼,还有六十一王宾廊房、石雕长廊、无字碑和述圣纪碑碑亭等。

乾陵全景图

唐中宗李显复唐后,将母后武则天重启墓门安葬在乾陵,同时,迁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许王寿节、泽王上金、义阳公主、赐赠豆卢钦望、杨再思等墓陪葬乾陵;睿宗李旦时,又明令给章怀太子平反昭雪并重刻墓志,一直到赐赠彬王李守礼陪葬乾陵,工程才基本完成。整个乾陵陵园的建造,经过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任皇帝,长达28年之久始告全部竣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乾陵地形图

乾陵墓道口是怎样发现的

一千多年来,自从乾陵封闭后,人们只知道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埋葬在梁山,但究竟埋在梁山什么位置,墓室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像谜一样萦绕在世人心里!

唐末黄巢曾率四十万农民军在梁山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五代后梁耀州刺史温韬曾驱动数万人挖掘乾陵,不料,只要人马一上梁山,便立刻风雨大作,待人马被冲下山后,天气立刻转晴,如此三四回,温韬以为是武则天显灵护陵,从此断了盗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冯玉祥的西北军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兵士,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在梁山上安营扎寨,企图盗掘乾陵。不曾想到,当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后,随着爆炸声一团黑烟腾空而起,成直立状在空中扭结,形成一条黑龙,并发出巨大的吼声。只见七个士兵先是发呆地瞪大眼睛张大了嘴,接着便口眼喷血,其他士兵见状大惊,飞似逃离。可黑龙并未罢休,尾巴一摆,满山斗大的石块飞了起来,梁山顶顿时黑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孙连仲的一团士兵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但逃出来的没几个。

百年前乾陵旧照

一千多年来,一批批盗墓者窥探的乾陵墓道口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时被几个农民炸山取石,不经意间发现了。

1958年,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复修,需要大量石料。梁山附近的农民便到山上放炮炸石,没想到一不小心竟然炸出了乾陵的墓道口,这真是举世震惊的大事,乾陵地宫半遮半掩地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口

乾陵墓道口入口探寻

"往事越千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营造的乾陵地下宫殿,始终幽禁在岩石之下。经过漫长的岁月,1957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队通过对乾陵的勘查、钻探,这个悬了千余年的历史难题,终于被找到了答案,墓道口的发现,逐步揭开了这座盛唐时期地下工程奇迹的奥秘。

乾陵墓道口,位于梁山主峰的中腰部,露天凿在石灰岩的青石山脊上。在木棺及陪葬品从隧道运进山腹后,便使用大小不同的一至两吨的石条叠砌填塞,石条上部再用夯土打实。

根据当时的试掘,隧道成斜坡形,南宽北窄,全长63米,分两段通向山腹,前一段在岩石上凿成深堑,在到达17米深的地方开始进入石宫,堑壕道和石洞的交接处,便是宫门的洞口。

入葬后,堑壕隧道全部用石条堵塞,用铁细腰栓板左右拴拉,上下层用铁穿棍穿拉,然后再用铁浆灌注,石条上部用夯土打上来,永远与外界隔绝,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每层410块,共用石条8000块。

这些石条上凿有嵌铁细腰栓板的凹槽,然后用铁细栓板嵌上,有的石条上凿的槽穴填满石灰,有的石条凿榫眼穿有铁棍,再把锡铁熔化后,灌注铁梁与铁细腰栓之间的缝隙。

乾陵墓道口发掘的铁细腰

石条最长者1.08米,最宽才60厘米,最厚者45厘米,大多刻有编号,以文字数码最多,刻有"莱常口"、"合一"、"元二"、"开一"、"日、月、星、辰"等不同刻字,笔画内涂有鲜艳的红色。

据试掘现场勘查分析,隧道在放置武则天灵柩时曾被打开,道内封石上刻字编号零乱,证明在合葬唐高宗与武则天时,原位经过了两次移动。

同时,道内中部低凹的边沿处,石条砌墙上部封石也有变化,考察了解,是在修西兰公路时,上上采石的群众揭取了数块石条,其他石条排列很整齐,显然未被移动,上部夯土层完整,石条用铁细腰栓板嵌住,空隙用铁梁灌注并堵塞,铁栓板也无被破坏的痕迹,很明显乾陵地宫不曾被盗。

为了确保乾陵地宫的安全,在勘查试掘之后,隧道仍用夯土填埋,不露任何痕迹。当你站在乾陵碑前向北远眺,梁山主峰的半山腰处,有一交叉小道,这就是乾陵的墓道口所在。

乾陵地宫藏有多少文物?《兰亭序》是否藏在乾陵地宫?

在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惟一的两个帝王合葬陵,他们代表了两朝帝王,即一个是大唐,一个是大周,但两人又是夫妻。这种一陵合葬两个性别皇帝的例子,在中国是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正因为这样,乾陵从它封闭之日起,就留下了许多秘密——乾陵地宫到底有多大?内部如何布局,藏有多少陪葬品?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令世人感到神秘莫测,梦寐以求想弄清其中的奥秘!

乾陵陪葬墓地宫

在梁山主峰西南方向的一条沟渠内,有一面坡上全是碎石渣。从1960年试掘的乾陵地宫堑壕隧道口到积碎石的地方,有300米长。在碎石堆积处的右上方岩石上有人工雕凿修路痕迹,这段路与地宫堑壕隧道口相衔接,西北头向下即是碎石堆积的山坡。据调查,虽经历1300多年,但这面坡上的碎石堆积到今还留有长120米、宽15米、厚2米的体积。

根据倒在这里的,从地宫雕凿出的废弃碎石推算,乾陵地宫内的空间应在5500立方米之间,如按空间的四分之一堆放陪葬品,乾陵地宫堆放陪葬品的体积最少在700立方米以上。如将1立方米按一吨计算,乾陵地宫内的文物应有700多吨。

唐代以墓室多寡区分墓主人地位高下,一般官吏为室墓,重要的文武大臣和宗室密戚为二室墓,因而推断皇帝墓至少应为三室。

根据考古对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宫的局部探测,以及对乾陵附近陪葬墓的发掘,推测乾陵墓室形状上圆下方,顶部为穹窿式,底部呈四方形,墓室的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几部分组成。

地宫的中室或中部有"棺床","棺床"上放着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棺材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宝之类,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硅、璋、璧、琮、琥、璜"六玉"。右边是皇帝李治,左边是皇后武则天。

皇帝李治身穿大敛之衣,口含玉贝,仰卧于褥上,面对棺盖,盖内侧镶有黄帛,帛上画着日、月、星、辰及龙鱼等物。皇后武则天头戴纬巾凤冠,身上洒满珠宝。

地宫的后室设有石床,石床周围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玩好之物。前室或前部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神座的西边,放着玉制的"宝绶"、"谥册"和"哀册"。神座的东边放置一些"玉币"。

除此之外,地宫还置有"白佩"、"素幡"和"明器"等。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各有四间石洞,洞内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的过道两旁,也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

关于神秘的乾陵地宫今人有许多猜想,诸如地宫是在石山腹部雕凿而成,寝宫内设有传说中的暗器一类装置。寝宫内摆放两具石椁和一个木箱。雕刻非常精细的两个石椁内有男女二具尸体,李治居中,武则天在右,木箱在左。椁内装的大多为珠宝,木箱内装有两枚大印,一个是玉质的,一个是纯金做的,都用黄颜色的布裹着,还有黄布盖在上面。在寝宫后面正中有一长方形内室,里面放置的全是陪葬品。

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其真迹与唐太宗李世民密切相关。酷爱书法的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将这件书法墨宝视作掌上明珠。他在病重去世前,再三叮嘱在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让他无论如何要将这件稀世珍品在他离世后一起葬在昭陵。

《兰亭序》摹本

因此,从唐太宗驾崩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到《兰亭序》,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埋在昭陵。可是后来,随着昭陵被盗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五代耀州刺史温韬盗开昭陵后,在他列出的盗宝单上根本没有《兰亭序》。因此《兰亭序》真迹到底在何处,成为历史疑案。而在乾县一带的民间传闻中,却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如今人们猜测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地宫里面,因为武则天、唐高宗也都写有一手好字,且都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是否在乾陵地宫中,就只有等待未来条件成熟后发掘乾陵地宫才能了结这一历史悬案。

乾陵地宫颇费心思的迷宫般设计,让人们对乾陵地宫极尽想象……你对此有什么更多的猜想呢?

乾陵陪葬墓墓道

乾陵司马道两侧石雕群共计多少件,意义何在?

乾陵神道两侧的庞大的石雕群是武则天在位时期逐渐建造的,计有高8米的八棱形华表一对;重40余吨的翼马一对;高1.8米的祥鸟浮雕一对;五对仗马和十位控马石人;直阁将军石人像十对;高6.3米的述圣纪碑;高7.5米的"无字碑";六十一尊王宾石像;陵园内城门四对八尊石狮,共留存110件,其数量、规模,雕刻之精美均居唐帝陵之冠。

乾陵司马道石像

其中有些石雕向人们讲述了独具魅力的传说故事:

乾陵祥鸟究竟为何动物,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为朱雀,有吉祥之意,也有人说它是产自西亚的鸵鸟,带有纪念性质。据说此鸟为吐火罗贡献给唐高宗的珍禽,武则天把它作为"圣君世"、"祥瑞出"的珍异,象征大唐皇帝怀远之德。更有人说乾陵的祥鸟与唐太宗昭陵的鸵鸟不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鸵鸟,而是意念中的凤凰,代表凤凰来朝、天下太平。


乾陵祥鸟

龙马的出现,在中国古代,意味着人间出现了贤明的君主,是吉祥的象征。乾陵长翅膀的天马出现,说明武则天自以为高宗李治和她自己是盛世之君。

神道翼马

在帝王陵前立碑是武则天的创举,述圣纪碑由武则天亲撰,书写着由儿子李显承担,碑文叙述了高宗李治的生平事迹,颂扬高宗的文治武功。它不叫神道碑,而称述圣纪,目地就是区别于臣子,颂扬高宗为盛世之君。

述圣记碑

关于乾陵闻名于世的"无字碑",给后世一种神秘感,让史学界留下了许多难以解答的谜?它是中国历史上皇帝陵墓有据可查的唯一一块无字碑。

有人认为,高宗死后,武则天以高宗功盖万古无法书写,故立无字碑。可是在武则天亲撰的"述圣纪"文中,已由其子李显书写了李治的功德,可见高宗未必功不可书,也就无必要再立"无字碑"。

无字碑正面

另有人认为,无字碑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她自以为功高德大,无以伦比,故只立白碑,不刻文字,但据武则天遗言"己之功过,留于后人评"可考证此说也很难成立。

又有人认为,无字碑是李显为母亲武则天立的,在立碑时,由于武则天执政时的所作所为,使李显在臣子面前处于矛盾之中,颂扬贬斥都不合适,遂不刻文,留给世人评价。

更有观点据史料认为无字碑不是武则天立的,也不是李显立的,而是于阗国为唐高宗所立……。

对无字碑最完美的解释是发现碑的南面用于写字的方格,这些方格共计有3300格。因此有人说武则天在世时已为自己撰写好百年后3000余字的祭文,但她去世后,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李显只为"则天圣母"空留下一块"无字碑",而武则天的碑文就藏在乾陵的地宫里。

无字碑南面

乾陵陪葬制度与陪葬墓主身份

陪陵是指功臣、将相、皇后宫妃及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宗室子弟、公主等死后在皇帝陵园周围建墓安葬,用以陪葬皇帝陵,同时根据官品高下、远近亲疏赐给各种随葬品,表示皇恩深厚,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笼络臣僚的一种手段。

乾陵61尊蕃臣石像

唐代的陪葬规定严格,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陪葬或从葬皇帝陵墓礼遇的,必须由皇帝赐赠或由死者子孙请准从袝葬。这种制度对死者而言是皇帝恩宠的一种延续,对陪葬者在世亲人或从祔葬家族是一种荣耀。陪葬之后,如陪葬者子孙犯罪,其父或祖之墓必遭捣毁,并剥夺死者官爵。

乾陵陪葬墓是唐代陪葬制度由一套完整的陪葬制度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陪葬墓的数量不但下降,而且陪葬制度也带上了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皇室成员成为主要的陪葬对象,又享有高规格的陪葬等级,而功臣的陪葬墓只处于从属地位。

梁山脚下东南方向是乾陵的陪葬墓区,这里星罗棋布排列着大小封土堆17个,呈扇形分布,这就是乾陵的17座陪葬墓。

乾陵17座陪葬墓分布图

据史书记载,17座陪葬墓的主人分别是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永泰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特进刘审礼、中书令薛元超、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左仆射杨再思、左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左武卫将军高侃。

最靠近乾陵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和章怀太子李贤地位最尊贵,其墓呈覆斗形,其余为圆锥形。

乾陵无名陪葬墓

李重润墓前有华表一对、石人二对、石狮一对;李仙蕙墓前石刻与李重润相同;李贤的墓园面积较前两位小,墓前只有华表一对、石羊一对。其他的陪葬墓,传说只有狄仁杰墓前有石羊一对之外,均无任何神道石雕。

年代久远的17座陪葬墓除五座陪葬墓考古发掘证明墓主身份外,其余的墓前碑石佚失,很难判别各个墓冢的主人是谁。

乾陵无名陪葬墓

乾陵五座陪葬墓的考古发掘

1960年至1972年,陕西文物工作者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薛元超、李瑾行五座陪葬墓。各墓的主人都在掘开墓葬获得墓志铭之后才清楚的。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章怀太子均系唐中宗复位后迁葬乾陵的,薛无超、李瑾行是死后被踢陪葬乾陵的。

永泰公主墓发掘现象

五座陪葬墓都是坐北向南,为斜坡墓道的土洞式砖砌墓。墓葬有墓道、过洞、天井、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只是墓道长短、宽窄、天井、小龛等数目的多少,有死者级别高低决定。

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是乾陵陪葬墓中最大的一座唐墓,有过洞6个、天井7个、小龛8个。该墓原葬洛阳,中宗复位以后,埋葬武则天时迁来乾陵陪葬,并赠"懿德太子",同时特恩"号墓为陵"。

永泰公主墓原葬洛阳,陪葬乾陵时也特恩"号墓为陵",因为其墓葬内的天井、小龛数目与懿德太子墓相等,只是墓室长度和宽度较懿德太子墓略小。

章怀太子墓原葬四川巴州,中宗复位后安葬武则天时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李旦即位后,追赠为章怀太子。该墓规模比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的墓葬都小,代表皇室住宅深宫大院的天井只有4个。

薛元超、李瑾行的墓葬规模就更小了,仅出土随葬品200余件。

章怀太子墓道《客使图》壁画

乾陵五座陪葬墓虽历代被盗,但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俑、金、银、铜、铁、玉器等4000多件,其中懿德太子墓出土最多,达1600多件。五座墓道两侧至后墓室均为壁画,发掘后,只修复保存了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三座墓,薛元超、李瑾墓在揭取了壁画和随葬品后将其回填。

永泰公主墓前室《宫女图》

五座陪葬墓棺椁内均有遗骸,死者北向仰面而置,均为合葬,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在发掘永泰公主墓时,在墓道的最后一个天井处有一盗洞,在此发现了宋代盗墓者的遗骸。此人骨架两臂上举作呼救状,身旁有一柄铁斧。盗洞下面的淤泥及周围地面散落着零星碎金、银和玉石玛瑙饰品,并有打破石门,从右上角钻进石墓室,移动棺椁行窃的现象遗迹,而且在后墓室的白墙上留下一只很显眼的手印。

跟据现场推断,这个盗墓者把大批珍宝向上递送快完时,洞口接应的盗贼们突生恶念,企图独吞宝藏,把洞口堵死,将洞内的这个冤大头活埋在永泰公主墓内。

永泰公主墓天井盗洞口

懿德太子为何冥婚?永泰公主和章怀太子又是怎样死的?

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儿子,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嫡长孙,682年出生于东都洛阳,被高宗封为皇太孙。684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卢陵王,李重润也被废为庶人,关在洛阳皇宫中,直到698年李显复为太子,他才被放了出来。701年,因与其妹永泰郡主及妹婿魏王武延基等窃议朝政,论及武则天的面首得宠之事,被武则天所杀,死时年仅19岁。

唐中宗复唐后,在705年埋葬武则天时,将儿子的灵柩由洛阳运至乾陵,以皇帝规格陪葬乾陵,并追封儿子为懿德太子。

懿德太子死时并未婚配,但在1972年,考古工作者打开懿德太子墓室右椁,却发现了一男一女两副残人骨架。经鉴定,这两副骨架是懿德太子与他阴间婚配之妻子的,与史书记载的"懿德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冥婚,与之合葬"相吻合。

冥婚,即民间常说的阴间结婚,又叫"鬼婚"或"嫁殇",就是把没有婚配而死的青年男女结成婚姻关系,并按照夫妻死后合葬形式埋在一起,即在阴间成为夫妻。

这种远古时代说不清楚的鬼魂崇拜观念,是中国一种非常特殊的婚姻形式,起源于西周时代,带有感情、精神寄托等含意:人生时成双成对,死时也应男女齐全。

永泰公主墓地宫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亲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才貌双全,被中宗封为永泰郡主,食邑一千户。700年,武则天在神都洛阳亲自做主,把16岁的永泰郡主她嫁给自己娘家的侄孙魏王武延基。

701年,因与其哥邵王李重润,丈夫武延基等窃议朝政,论及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为武则天逼令自杀,死时年仅17岁。

1961年发掘永泰公主墓时,在墓室中发现了"大唐故永泰公主铭"墓志铭,碑文说永泰公主"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分娩难产而死。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永泰公主死因的探讨。

法医专家对永泰公主墓中的11块盆骨碎片经过识别、拼对、粘接成左髋骨,并查对30具女性骨盆等医学资料,确认永泰公主的骨盆狭小,系墓志史料记载的难产而死。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见永泰郡主有孕在身,下令将永泰囚禁在魏王府中,二张恐后患无穷,假传圣旨,以堕胎药冒充安胎药,导致永泰死亡。

705年,复位的唐中宗李显下诏追封永泰郡主为"永泰公主",并在洛阳重新厚礼改葬。第二年将其尸骨由洛阳迁来陕西,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于奉天县北原,即今乾县梁山东南,陪葬乾陵。

在1961年发掘的永泰公主墓时,棺椁里有男女两副尸骨,可是除了男尸武延基部分骨骼保存外,女尸永泰公主的遗骨只有11块骨盆碎片。可怜的永泰公主活着时年纪轻轻便遭惨死,死后又有墓无尸。

永泰公主墓地宫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第6个儿子,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在太子李弘暴死后,被立为太子。21岁时在东都洛阳监国,处理问题条理清晰,深得文武大臣们的称赞。676年,他召集文臣学者注释《后汉书》,在注解刘邦死后其妻吕后起用吕家人,排挤朝廷大臣篡夺汉室刘姓天下的史实,抨击了母后武则天临朝、外戚专权之事。

武则天认为李贤是借古讽今,以吕后影射自已。她让人编写《少阳正范》,教化李贤,并常常训斥李贤。郁闷不乐的李贤恰在此时听说武则天不是他生母的谣传后,愈发对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不满,母子关系更加紧张,最后引发了太子谋反案。

680年,经常向武则天进谗言,指责太子李贤不配做皇帝的朝臣明崇俨被人杀死,没有找到凶手。武则天首当其冲怀疑是李贤干的,派人到东宫调查,结果在李贤宅查出兵器百余件。武则天当众在天津桥畔焚烧抄出的兵器,以"忤逆谋反罪"废太子李贤为庶人,流放到四川巴州。

684年,武则天派丘神绩前往巴州,逼令李贤自杀。31岁的李贤死后,被武则天追封为雍王,葬于巴州。706年中宗复位后,在埋葬武则天时将李贤的遗骨由巴州运回陕西,以雍主身份陪葬乾陵。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又追赠李贤为章怀太子,并迁其妻与之合葬。

结语:"牝鸡一啄血波流,天下何缘不姓周?今日阿婆心力尽,乾陵秃似老僧头。"——乾陵过去虽称武后陵,但乾陵所葬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且当过皇帝,而她则是以皇后身份入主乾陵的,毕竟武则天的事业与高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陵前村526级石阶路

就像陵前村起步拾级路第一道坡34级石阶,表明了唐高宗李治在位执政34年;第二道坡21级石阶含有女皇武则天执政21年的意思一样,在宣传乾陵墓主的同时宣传李唐高宗乾陵。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