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因此立春是最适合养阳气的时候。俗话说:“立春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只有身体阳气充足,才能有强大的抵抗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梅全喜曾表示,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所以养生应该注重养阳以适应季节变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升发。根据春天人体阳气升发的特点,中医提出了春季养阳的观点。
为什么春季要养阳气呢?
梅教授表示,春天,肝阳上亢的人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中医认为,“肾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因此阳气不足可能导致髓海不足,脑失去“养分”,进而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中医有一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当人出现反复感冒、手脚经常冰凉,精神气色差,容易犯困等情况时,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指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阳气是生命的能量源,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如果失去了阳气,人就会无精打采,寿命会缩短,容易生病!
因此,春季养阳气,保护人体的阳气,显得十分重要。
春季养阳气,要记住“三要三不要”
一要——饮食温补,多食辛甘之物。
民俗专家高巍表示,根据五脏与五味的关系,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性质,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春季阳气初生,宜“减酸增甘”,多食用辛甘发散、温补脾胃的食物。
温补不宜过量食用大鱼大肉,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比如韭菜。在蔬菜中,韭菜是最早出现的,生命力顽强,割下一茬又长出一茬,是最典型的应季蔬菜;葱也是春天最营养丰富、最嫩、最美味的时候,喝葱白汤可以益五脏,补气血。
二要——春季选择花茶,喝花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张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春季适合喝花茶,因为花茶具有温阳、活血散寒的作用。常见的春季花茶有菊花、茉莉花、玫瑰花等。菊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茉莉花有清热解毒、祛湿散寒的功效;玫瑰花可以活血化瘀、调经养颜。
三要——适度运动,增加阳气
春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阳气的生发。可以选择晨间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
同时,春季也有一些不要的事项:
一不要过度疲劳
春季阳气生发,人体易感疲劳,如果过度劳累会消耗阳气,导致身体虚弱。
二不要暴饮暴食
春季肝气旺盛,过度暴饮暴食会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影响阳气的升发。
三不要过度情绪激动
春季阳气旺盛,人体容易情绪波动,过度激动会消耗阳气,影响健康。
总之,春季养阳气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绪,可以增强阳气,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如果有特殊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