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内容和大家聊一下我们经常所说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里的十八般武艺便是指十八种兵器
“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呢?
根据历史逐渐推移,不同季节和地方,每个时代的解释各不相同。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技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十八种兵器。
十八般兵器为中华武艺和武器的象征。民间相传古代精通者为项羽和吕布。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三种说法: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戈;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3)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 拐子流星)
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传说中的十八般兵器吧!
刀
十八般兵器排第一位,百兵之帅,四名器之一,九短之首。刀的种类繁多,有长刀、短刀、朴刀、三尖两刃刀等。刀的招式多变,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
运动嘉武术教练展示刀术动作合集
枪
“四大名器”之首,被称为“百兵之王”。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
图片为银虎枪
剑
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四名器之一,百兵之君。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
图片为金福天星瓦面剑
戟
古代戟分戟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戟的练法与刀枪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
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斧
斧是一种可以劈砍的武器,分为单斧、双斧等多种类型。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
钺
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称为钺。
春秋、战国时,钺出土较多,但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这是因为刀剑广泛应用在战场,而使笨重的钺退伍了。
钩
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双钩之分
叉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
镋
介于“叉”和“耙”之间,属于武术长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枪尖,称“正峰”或“中叉锋”,长一尺半;两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六至七尺。
槊
与狼牙棒同属一类,为重型兵器,多为力大之人使用。柄用坚硬木制成,长约六尺,柄端有长圆形锤,锤上密排铁钉六至八行,柄下有三棱形铁钻。攻亦称“狼牙槊”。
棍
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长”之称。
棒
同属棍种,棒身两端粗细不一。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
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
鞭
短兵器械的一种。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等
锏
古代兵器。似鞭,有四楞,无刃口,上端略尖,下端有柄。
锤
锤形似瓜,故亦称“立瓜”,有长柄单锤、短柄双锤及链子锤等
挝
挝又称镐、骨朵、锤、椎。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之分。挝的使用方法融有长矛、大斧等长柄重械的技法
拐
俗称“拐子”。拐是由民间老人之拐杖而演变成的一种武术器械,由铁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为长拐和短拐两类。短拐可双拐同使,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
流星锤
是一种将金属锤头系于长绳一端或两端制成的软兵器,亦属索系暗器类。仅系一锤者,绳长约五尺,称“单流星”;系两个锤者,绳长为四尺半,称“双流星”
这些兵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样,有长的,有短的;有硬的,有软的;有刺的,有砍的,假如重回冷兵器时代,你会选哪一种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