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北靠元氏,东临高邑,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昔阳县毗邻,南部与邢台地区临城县、内丘县接壤。赞皇是千年古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中国首批“千年古县”之一;赞皇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八路军太行一分区司令部和冀西特委所在地,邓小平、陈锡联、秦基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有20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享有“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赞皇是旅游胜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绿、古、新”业态多样,打造了以槐河景观带为中心,嶂石岩景区、大枣园区为纽带,119个特色区域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历史沿革
赞皇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因境内有赞皇山而得名。相传周穆王伐犬戎战胜于此,封为赞皇山。据《穆天子传》记载:“癸丑至房子登赞皇山”即此。《赞皇出部分区域始置赞皇县。(据《元和郡县志》《正定府志》《隋书》等)隶栾州。
大业中(公元610年)改属赵郡,唐属赵州。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撤销县制并入高邑。元右元年(公元1086年)恢复原县制,仍属赵郡。后改赵郡为庆源府,金又改为沃州,赞皇县仍为其属地。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第二次并入高邑,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又恢复原县制,复属赵州直至明朝。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赵州为直隶州,赞皇县归正定府。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县属直隶省。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直隶为河北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河北设四道,赞皇县归冀南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添八道,赞皇县属正定道。
抗日战争时期,赞皇县西部山区是革命根据地,太行行署一专署驻地原在黄北坪,王家坪村一带。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1945年9月赞皇县城解放。人民政权—赞皇县人民政府由湾子村迁驻城内。1958年赞皇县与元氏、高邑合并称元氏县,政府驻元氏县城。
1962年1月1日,赞皇县恢复县建制,仍属石家庄专区,县政府仍驻城关镇。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为石家庄地区,辖赞皇县,一直到1990年。
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为石家庄市,赞皇县属石家庄市至今。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全县重新划为五个行政区:第一区城关、第二区院头,第三区野草湾、第四区许亭、第五区邢郭,共辖199个行政村。
1950年撤销第五区邢郭,并人第一区城关区。1953年7月,区下设乡,全县四个区共划乡62个、镇1个,辖行政村202个。
1956年8月,全县63个乡(镇)调整为29个乡。
1958年2月,并三阵乡于许亭乡;废南平旺乡,将南平旺村、北平旺村、柳子沟、任家洞人阳泽乡,将贾沟、吴家庙人院头乡;全县由29个乡调整为27个乡。
1958年8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全县202个行政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归4个人民公社,同时,废乡为27个管理区,各公社所辖区域为:红旗公社辖城关、布古庄、饶羊、东龙门、水洼、西高、严华寺、南邢郭、西王俄、南清河等10个管理区。东风公社辖院头、胡家庵、上麻、阳泽4个管理区。卫星公社辖张楞、许亭、都户、北延庄4个管理区。上游公社辖黄北坪、楼底、巡检司、虎寨口、枣林、玉皇庙、中马峪、千根、土门9个管理区。
1958年11月,赞皇县并入元氏县,境内四大公社改称:红旗公社改称赞皇公社,东风公社改称院头公社,卫星公社改称许亭公社,上游公社改称野草湾公社,辖区依旧。
1961年,废管理区,公社由原来4个改划为21个,21个人民公社分别为4个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辖:城关工委辖城关、龙门、西高、南清河、南邢郭、严华寺6个公社。野草湾工委辖孟府、土门、黄北坪、石嘴头、马峪、楼底、虎寨口7个公社。院头工委辖阳泽、院头、胡家庵、上麻4个公社。许亭工委辖张楞、延庄、都户、许亭4个公社。
1962年1月,赞皇恢复县建制,撤销赞皇、许亭、院头三个工委,同时,改称村为大队.公社设置依旧。是年2月,将蒲宏大队复归赞皇,人张楞公社(蒲宏大队原属赞皇辖。
1962年1月,高,元、赞分县后划归元氏县辖),至此,全县204个行政村分属于21个人民公社。
1968年1月,成立赞皇县革命委员会,辖21个人民公社(21个人民公社分别是:城关公社、西高公社、邢郭公社、龙门公社、清河公社、严华寺公社、阳泽公社、院头公社、上麻公社、胡家庵公社、马峪公社、黄北坪公社、楼底公社、虎寨口公社、石嘴头公社、许亭公社、都户公社、土门公社、行乐公杜、张楞公社、孟府公社)。
1974年9月,因修建白草坪水库,撤石嘴头公社之白草坪大队入马峪公社(仍建白草坪大队)和城关公社(建东白草坪大队);撤玉皇庙大队入许亭公社(建朝阳大队)和西高公社(建玉迁大队)。
1976年,因建南平旺水库,析院头公社之河庄大队部分入南邢郭公社(建东风大队)。
1980年改孟府公社为巡检司公社,1982年,析白草坪大队部分人南清河公社,建永丰大队。至此,县内共有生产大队212个,是年邢郭公社改称南邢郭公社,龙门公社改称西龙门公社,清河公社改称为南清河公社,阳泽公社改称为西阳泽公社,马峪公社改称为下马峪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21个公社改为1镇、20个乡,并复改大队为村。
1985年,院头乡改为镇建制。
1987年改城关镇为赞皇镇。
1990年,全县有2镇、19乡,共辖212个行政村。
1996年,西高乡并入赞皇镇。胡家庵乡、上麻乡并入院头镇。石嘴头乡、下马峪乡并入黄北坪乡。嶂石岩乡合并虎寨口乡、楼底乡置嶂石岩乡。行乐乡并入张楞乡。
2016年,南邢郭乡撤乡建镇。嶂石岩乡撤乡建镇。
2017年,赞皇县辖2个镇、9个乡:赞皇镇、院头镇、南邢郭镇、南清河乡、西阳泽乡、黄北坪乡、许亭乡、嶂石岩镇、张楞乡、西龙门乡、土门乡。
2023年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石家庄市赞皇县撤销西龙门乡,设立西龙门镇;以原西龙门乡的行政区域为西龙门镇的行政区域,西龙门镇人民政府驻西龙门社区桥头路5号。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石家庄市赞皇县撤销西阳泽乡,设立西阳泽镇。以原西阳泽乡的行政区域为西阳泽镇的行政区域,西阳泽镇人民政府驻西阳泽村太平路27号。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石家庄市赞皇县撤销许亭乡,设立许亭镇。以原许亭乡的行政区域为许亭镇的行政区域,许亭镇人民政府驻许亭村迎宾路15号。
2023年全县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181.5万亩),地貌大致为“七山二滩一分田”。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镇4乡(赞皇镇、院头镇、南邢郭镇、嶂石岩镇、西龙门镇、西阳泽镇、许亭镇、南清河乡、土门乡、黄北坪乡、张楞乡),21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户籍人口28.2万人,常住人口23.7万人。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面百科 琼ICP备2024039828号-19